保护文物见精神 (长子鼓书) 郭先智
学识渊博闻尧乡,
世代书香美名扬 。
保护文物天使称,
捐献珍碑号“王郎”。
闲言道罢,四句小诀引出一位收集、整理、捐献文物的天使。同志们,听我破圪咙哑嗓慢慢地道来一回。
有位老人本姓王,
年近九旬不寻常,
教育世家北街住,
王岳大名响当当,
饱读诗书学问大,
一生教书他有名望。
教书门门是好手,
育人事事是榜样,
又是一个好党员,
还是多年连任的好校长;
喜欢搞历史,
热爱写文章。
领衔编写《教育志》,
又把卫生、交通两志的主编当。
编写志书他责任重,
文物考证就是第一桩。
诸般材料都要有根据,
亲见原物他才把心放。
骑车走路不服老,
勘察实物没商量。
不论古庙和寺院,
不论道观和祠堂。
不论神主木疙瘩,
更不管枯墓和塌葬。
只要涉及文物事,
都要亲自到现场。
有一中医十世整,
明代碑记荒冢藏。
家人访说不轻信,
亲到坟中看周详。
老坟还在山岭上,
王老师徒步数里到坟岗。
荆棘丛生草满地,
扒开蓬蒿躬身望:
荆棘前面一塌葬,
墓碑就立在那塌葬上边的土堆上。
王老师弯腰爬绕到土堆前,
翻身时还打了两拨浪。
双手扒拉开碑下土,
擦净墓碑字迹才昭彰。
王老师赶紧掏出墨和纸,
泼墨陈纸两手忙。
不顾地上潮湿与肮脏,
更不顾坟茔的阴风呜呜响。
他的心中只有一念想,
拓好碑文才是头一桩。
白:王老师寻找、爱护文物不怕苦累的精神真是难能可贵。要问他多年来收集、拓印、验证的文物有多少?在下告诉你,除了大型的文物外,王老师收集的各类文物还有:
潮湿照影小纸片,
信件文书老处方,
各种手续表彰物,
满满的就弄了一小箱。
收集文物他吃尽了苦,
文物编排更是加倍忙。
《卫生志》编委郭向智,
中医院里挑大梁。
找到一本《临证经纪录》的手抄本,
这本文物可是大大有名堂。
(白)这是我县一位名老中医的遗著。
他本是上党名医张熙雨,
随父长子来逃荒。
定居在南郭村的村西头,
学验俱丰医德良。
他把心得经验写成书,
没有出版命已丧。
儿子刚将其抄在麻头仿纸上,
书皮年久已发黄。
翻开书皮仔细看,
行书带草像二王。
(白)二王指晋代的书圣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
洋洋洒洒数十页,
没点标点没分章。
别出心裁有新意,
以前的多种医书不敢与它来较量。
王岳老师验看后,
大脑一直在思想。
要想将张氏学术来推广,
分章标点可是那头一桩。
于是他就发挥专长下功夫,
圈圈点点昼夜忙。
为此事他废寝又忘食,
也不顾头疼和脑胀。
张氏遗著较点完,
《卫生志》中把全文尽收藏。
(白)王老师真是一个收集、拓印文物的高手,编写、整理文物的老将。
在我县捐赠文物的活动中,
他又把那模范当。
这使人们认识到:
稀世文物虽珍贵,
最好不要家中藏。
腐蚀损坏不用说,
遭来盗贼不划账,
还是让国家保护最稳当。
(白)这王老先生祖上有一通稀世珍宝王郎碑,价值多少难估量!为什么叫王郎碑呢?原来,在大清乾隆年间,王氏家族中有一个青年名叫王郎,虽然胸有大志,但却怀才不遇。当时乾隆皇帝御封的天下书法第七把手——长子北街大书法家冯士翘,与王郎同病相怜。于是,就把诗圣杜甫赠给当时失意青年王郎的《短歌行·赠王郎司直》一诗写成中堂,又在中堂两边写上了“卷帘抬碧水,扫榻卧青山”之对联赠与王郎。后来王氏家族为永葆大书法家冯士翘的墨宝,及其对王家的厚爱,就专门邀请当时“上党三绝”之一的镌刻家常天成,将冯士翘用杜诗写的中堂和对联刻在了青石之上。从此,这通石碑就成了王氏家族的传家之宝。这就是王郎及王郎碑的由来。
别看这王郎碑只有二尺宽,
四尺二寸长。
厚度刚二寸,
但却硬邦邦。
仿冯的飘逸潇洒字,
恰似那龙飞和凤翔。
乾隆年间的稀世物,
王氏家族代代藏。
再说那公元1937年,
日寇在长子称疯狂。
王氏家族十余户,
都到西山躲兵荒。
王家都被日军占,
王郎碑也被搬进马棚把马槽当。
日寇搬出王家大院后,
王氏族人才返乡。
开门所做的头一件事,
就是先看看祖传珍宝怎么样?
发现这王郎碑被扔在马棚地,
潮糊败耷又肮脏。
王岳父辈(指王父志仁,叔父敦仁)很难过,
见物伤情泪汪汪。
不约而同跑进马棚内,
赶快搬出碑王郎:
铁铲铲掉碑上土,
扫帚扫去满身脏。
井上打来井花水,
把小日本的侮辱洗了个净打光,
才将这传世珍宝放在院里的东圪廊。
王郎碑从此就由王岳父辈来看管,
王老师也跟着他的父辈把护碑天使当。
他们待它如同祖先一个样:
上用油布苫,
外用木板挡,
春夏怕雨淋,
秋冬怕冻伤。
每逢旧俗祭祀日,
还要磕头上供烧好香。
(白)好香,指过去的红山香,不是现在寺庙烧的大高香。
话说王岳和他的父辈们将这王郎碑日日看护,
天天保养,直到跨世纪的2010年,
这王郎碑才初露脸面震上党。
(白)那是2010年初夏的一个上午,长治女作家王芳到王老师家就王郎碑进行专访,并写了《一通王郎碑,奇绝冠古今》的专题报道,在《上党晚报》发表。从此王郎碑令人瞩目,其名声也从长子传播遍上党。这王老先生的大门可就关他不住了。
今日文联来察问,
明日记者来采访。
电视广播局不时来照相,
文物考古书协会,
或来拓碑或鉴赏。
还有许多收藏家和老百姓,
三天两头到门上。
把个王老师忙的像宰相府中的老家郎。
前后忙活了2年多,
肌肉掉了有两磅。
这王老师黑夜思来白天想,
只想着何时能将这王郎碑献国家,
放放心心的来收藏。
2012年的7月1日,
这个日子可不寻常,
王老师终于实现了美好梦一场。
他响应政府征集文物之号召,
要将那王郎碑捐给国家来收藏。
他和堂弟王秀锦,
立排众议把家当,
带领本族若干人,
给这件稀世珍宝披上红,挂上彩,
打扮得活像一位俊新郎。
随后又上供,又烧香,
三叩九拜胜似那神像大开光。
最后才将这王郎碑小心翼翼的抬在文物局的彩车上。
唢呐吹,锣鼓响,
时兴的音响有节奏的大声唱。
车前燃放着几万头的浏阳鞭,
噼里啪啦的沿街放,
真是热热闹闹的好风光。
又好似皇家的美公主,
要出嫁给那状元郎。
在丹朱人们的夹道欢迎中,
这通无价之宝王郎碑,
就稳稳当当地坐在文物保护的宫殿里,
一身宝气闪金光。
这本是王岳老师收集、书写、捐赠文物书一段,
还有正本咱以后慢慢再来唱。
世代书香美名扬 。
保护文物天使称,
捐献珍碑号“王郎”。
闲言道罢,四句小诀引出一位收集、整理、捐献文物的天使。同志们,听我破圪咙哑嗓慢慢地道来一回。
有位老人本姓王,
年近九旬不寻常,
教育世家北街住,
王岳大名响当当,
饱读诗书学问大,
一生教书他有名望。
教书门门是好手,
育人事事是榜样,
又是一个好党员,
还是多年连任的好校长;
喜欢搞历史,
热爱写文章。
领衔编写《教育志》,
又把卫生、交通两志的主编当。
编写志书他责任重,
文物考证就是第一桩。
诸般材料都要有根据,
亲见原物他才把心放。
骑车走路不服老,
勘察实物没商量。
不论古庙和寺院,
不论道观和祠堂。
不论神主木疙瘩,
更不管枯墓和塌葬。
只要涉及文物事,
都要亲自到现场。
有一中医十世整,
明代碑记荒冢藏。
家人访说不轻信,
亲到坟中看周详。
老坟还在山岭上,
王老师徒步数里到坟岗。
荆棘丛生草满地,
扒开蓬蒿躬身望:
荆棘前面一塌葬,
墓碑就立在那塌葬上边的土堆上。
王老师弯腰爬绕到土堆前,
翻身时还打了两拨浪。
双手扒拉开碑下土,
擦净墓碑字迹才昭彰。
王老师赶紧掏出墨和纸,
泼墨陈纸两手忙。
不顾地上潮湿与肮脏,
更不顾坟茔的阴风呜呜响。
他的心中只有一念想,
拓好碑文才是头一桩。
白:王老师寻找、爱护文物不怕苦累的精神真是难能可贵。要问他多年来收集、拓印、验证的文物有多少?在下告诉你,除了大型的文物外,王老师收集的各类文物还有:
潮湿照影小纸片,
信件文书老处方,
各种手续表彰物,
满满的就弄了一小箱。
收集文物他吃尽了苦,
文物编排更是加倍忙。
《卫生志》编委郭向智,
中医院里挑大梁。
找到一本《临证经纪录》的手抄本,
这本文物可是大大有名堂。
(白)这是我县一位名老中医的遗著。
他本是上党名医张熙雨,
随父长子来逃荒。
定居在南郭村的村西头,
学验俱丰医德良。
他把心得经验写成书,
没有出版命已丧。
儿子刚将其抄在麻头仿纸上,
书皮年久已发黄。
翻开书皮仔细看,
行书带草像二王。
(白)二王指晋代的书圣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
洋洋洒洒数十页,
没点标点没分章。
别出心裁有新意,
以前的多种医书不敢与它来较量。
王岳老师验看后,
大脑一直在思想。
要想将张氏学术来推广,
分章标点可是那头一桩。
于是他就发挥专长下功夫,
圈圈点点昼夜忙。
为此事他废寝又忘食,
也不顾头疼和脑胀。
张氏遗著较点完,
《卫生志》中把全文尽收藏。
(白)王老师真是一个收集、拓印文物的高手,编写、整理文物的老将。
在我县捐赠文物的活动中,
他又把那模范当。
这使人们认识到:
稀世文物虽珍贵,
最好不要家中藏。
腐蚀损坏不用说,
遭来盗贼不划账,
还是让国家保护最稳当。
(白)这王老先生祖上有一通稀世珍宝王郎碑,价值多少难估量!为什么叫王郎碑呢?原来,在大清乾隆年间,王氏家族中有一个青年名叫王郎,虽然胸有大志,但却怀才不遇。当时乾隆皇帝御封的天下书法第七把手——长子北街大书法家冯士翘,与王郎同病相怜。于是,就把诗圣杜甫赠给当时失意青年王郎的《短歌行·赠王郎司直》一诗写成中堂,又在中堂两边写上了“卷帘抬碧水,扫榻卧青山”之对联赠与王郎。后来王氏家族为永葆大书法家冯士翘的墨宝,及其对王家的厚爱,就专门邀请当时“上党三绝”之一的镌刻家常天成,将冯士翘用杜诗写的中堂和对联刻在了青石之上。从此,这通石碑就成了王氏家族的传家之宝。这就是王郎及王郎碑的由来。
别看这王郎碑只有二尺宽,
四尺二寸长。
厚度刚二寸,
但却硬邦邦。
仿冯的飘逸潇洒字,
恰似那龙飞和凤翔。
乾隆年间的稀世物,
王氏家族代代藏。
再说那公元1937年,
日寇在长子称疯狂。
王氏家族十余户,
都到西山躲兵荒。
王家都被日军占,
王郎碑也被搬进马棚把马槽当。
日寇搬出王家大院后,
王氏族人才返乡。
开门所做的头一件事,
就是先看看祖传珍宝怎么样?
发现这王郎碑被扔在马棚地,
潮糊败耷又肮脏。
王岳父辈(指王父志仁,叔父敦仁)很难过,
见物伤情泪汪汪。
不约而同跑进马棚内,
赶快搬出碑王郎:
铁铲铲掉碑上土,
扫帚扫去满身脏。
井上打来井花水,
把小日本的侮辱洗了个净打光,
才将这传世珍宝放在院里的东圪廊。
王郎碑从此就由王岳父辈来看管,
王老师也跟着他的父辈把护碑天使当。
他们待它如同祖先一个样:
上用油布苫,
外用木板挡,
春夏怕雨淋,
秋冬怕冻伤。
每逢旧俗祭祀日,
还要磕头上供烧好香。
(白)好香,指过去的红山香,不是现在寺庙烧的大高香。
话说王岳和他的父辈们将这王郎碑日日看护,
天天保养,直到跨世纪的2010年,
这王郎碑才初露脸面震上党。
(白)那是2010年初夏的一个上午,长治女作家王芳到王老师家就王郎碑进行专访,并写了《一通王郎碑,奇绝冠古今》的专题报道,在《上党晚报》发表。从此王郎碑令人瞩目,其名声也从长子传播遍上党。这王老先生的大门可就关他不住了。
今日文联来察问,
明日记者来采访。
电视广播局不时来照相,
文物考古书协会,
或来拓碑或鉴赏。
还有许多收藏家和老百姓,
三天两头到门上。
把个王老师忙的像宰相府中的老家郎。
前后忙活了2年多,
肌肉掉了有两磅。
这王老师黑夜思来白天想,
只想着何时能将这王郎碑献国家,
放放心心的来收藏。
2012年的7月1日,
这个日子可不寻常,
王老师终于实现了美好梦一场。
他响应政府征集文物之号召,
要将那王郎碑捐给国家来收藏。
他和堂弟王秀锦,
立排众议把家当,
带领本族若干人,
给这件稀世珍宝披上红,挂上彩,
打扮得活像一位俊新郎。
随后又上供,又烧香,
三叩九拜胜似那神像大开光。
最后才将这王郎碑小心翼翼的抬在文物局的彩车上。
唢呐吹,锣鼓响,
时兴的音响有节奏的大声唱。
车前燃放着几万头的浏阳鞭,
噼里啪啦的沿街放,
真是热热闹闹的好风光。
又好似皇家的美公主,
要出嫁给那状元郎。
在丹朱人们的夹道欢迎中,
这通无价之宝王郎碑,
就稳稳当当地坐在文物保护的宫殿里,
一身宝气闪金光。
这本是王岳老师收集、书写、捐赠文物书一段,
还有正本咱以后慢慢再来唱。
本文出自 长子之家(www.vzhangzi.com),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