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精卫鸟

作者:shengjie 分类: 民间传说 发布于:2019-2-2 17:54 ė3955次浏览 60条评论

精卫填海——精卫鸟

  精卫鸟的来历可不一般,据说:它是由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女娃的灵魂变化而成的。
    《山海经》原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传说在上古时代的发鸠山上有许多桑树。树上有只小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脚爪。它的啼叫声像“精卫!精卫!”所以人们便称它为“精卫”。
    精卫鸟本是炎帝(即神农氏,传说中我国农业和医药的始祖)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她很喜欢玩水,一天到东海去游泳,不幸遇到了巨浪,被海水吞没。
    女娃死后变成精卫鸟。她从不闲着,每天从西山叨着树枝、石子飞到东海上空,将它们投下去。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一直如此。原来,它决心要把东海填平,免得别人也淹死在大海里。
    “精卫填海”的故事,反映了上古时代人类对大自然艰难的斗争。由于当时人们抵御大自然的能力非常低下,大海经常吞没人的生命财产,于是产生了填平大海的愿望,精卫鸟正是当时人们征服大海的坚强决心的象征。
    “精卫填海”比喻意志坚强,奋斗不止。精卫填海的传说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一些有志者为成就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着。
女娃是炎帝最钟爱的女儿,有一天,她独自一人在东海游玩儿,遇到突如其来的风暴,不幸溺水淹死了。
    女娃痛恨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发誓要填平大海。她的灵魂化作一只精卫鸟,往来于东海和发鸠山之间,衔着树枝或石子,年复一年地填海不止。
    后世的人们钦佩“精卫填海”的精神,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且把东海边上女娃溺水的地方,叫作“精卫誓水处”。
    这个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妇孺皆知。它和“愚公移山”一样,表现了我们祖先征服改造自然的决心和勇气。千百年来,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天灾人祸之后,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典故豢龙氏曰:
    1、“精卫填海”的神话出自《山海经·北次三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è)木。有鸟焉,其状如鸟,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陻(yīn)于东海。”
    2、《述异记》卷上:“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于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誓鸟,一名冤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
    历代文人都对“精卫填海”的气魄赞叹不已。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他的《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一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寥寥数语,悲壮与豪情跃然纸上。

本文出自 长子之家(www.vzhangzi.com),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上一篇:三漳种麻的由来

下一篇:山西长治市长子县“理发之乡”的传说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