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紫沙古庙会》康修房口述、秦玉贵整理

作者:shengjie 分类: 长子人文 发布于:2015-1-28 11:32 ė2079次浏览 60条评论

        南陈乡高家村北,慈林镇南张村北各有一座小山,山上都有一座古庙,两处庙的规模和格局基本相同,庙内同样供奉着射日有功的山嵕神爷,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和七月十八两次同时庙会。庙会期间的黑夜,站在一方的戏台地,能看到对方戏台前大石柱上挂着的灯的灯光。因高家村北的山上的砂石都是紫色的,故称西紫沙,南张村北的山就叫做东紫沙,两处古庙历经沧桑,各有千秋。

       西紫沙三嵕庙和庙会由山前的苏里八庄和山后的团城、南陈和罗家沟三村共同承担,俗称前八后三。三嵕庙规模宏大,辉煌壮观,占地近3000平方米。庙内上下两院,前排中三间是通天山门,下有门洞,进出两院,上为鼓楼可唱戏,东西两侧各有六间楼房与山门连成一体;院中间有座高大的六角亭台,飞檐挑角,奇巧灵秀。亭台后边是雄伟壮观、雕梁画栋的三嵕神大殿,殿内供奉着三嵕神的金身塑像。三嵕神像雕塑在粗木架上,庙会时可把三嵕神请出山门;东殿十间,北五间供奉着管理阴间地府的十大阎君,南五间是“青面獠牙蓝眼睛,面目凶恶又狰狞”的判官小鬼和各种地府刑罚的造型雕塑。有下油锅、割鼻子、挖眼睛、锯腿等,气氛阴森,暗示人们在阳间干了坏事,到阴间会受到各种刑罚。传说很早以前,苏村某人一生做了不少坏事,死后在地狱受尽了折磨,看庙人半夜听到对他的审讯,用刑时的惨叫声以及他本人的求饶声。还传说,西紫沙三嵕庙的阎王殿是县一级阎王,义合三教堂的阎王殿是府一级阎王。有一位先生成家后,妻子因生孩子早丧,留得一男一女。后来,这位先生又续了一妻,倒也恩爱有加,生活中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只是没有开怀生育。后妻子七十而终,先生七十有七寿终正寝。子女将生父母合葬,将继母另择新坡掩埋。为此,先生的后妻告上三嵕庙阎王殿,说她陪伴先生四五十年,抚养大先生一双儿女,最有资格与先生合葬于一起。先生与前妻合葬太不公道。传唤前妻询问,前妻说她是先生的原配夫人,只有她才能与先生合葬,别人无法替代。二人争持不下,只好转到义合府阎王殿。府阎王命小鬼从先生的中间左右锯开,两位妻子各分及半个先生。为此,民间流传一首谣言:“赶了西紫沙会,死后少受罪,正正派派做人,神鬼不跟随”。

       三嵕庙会的特色是三架大彩和能活动的三嵕神,这在全县庙会中是少见的奇观。说到三架大彩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传说原来庙会只有两架大彩,由苏里八庄轮流做,每次两村,每村一架。大彩的形状呈圆台状,下部直径两米多,上部直径一米多,圆台高三米多,做成的大彩近五米高,上下分三层。里边用竹皮和苇绑成架子,外面用彩色纸等糊制人物、马匹、山水花草。一般说来下层外表绘有整本戏,一回戏分十几个场景,绕大彩一圈,如同连环画册。有《大报仇》、《两狼山》、《下西川》、《潘杨讼》、《忠保园》和《夫门阵》等。中层为折子戏,一段折子戏用一个典型的场景表现,如《灵堂计》、《骂殿》、《藏舟》、《算粮》、《断桥》、《二进宫》、《甘露寺》、《茶瓶记》等。最上层为山水花草,最下边是用彩色布料做的一米多长的花穗和飘带,整架大彩在微风中摇曳,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赶会人。庙会的第一天是忌神(各村抬着整批供献)、挂大彩、请三嵕神出庙观彩。山门外东边松柏成行,为赶会人提供了凉爽的休息地,西边是三角鼎力的三根三丈长的挂彩杆。挂彩杆东边紧挨着庙墙有一亭子,叫观彩亭,请出山门的三嵕神就安坐于此处。庙会的第三天下午,会期进入尾声,就要卸了大彩。卸彩时,大彩上戏剧中的人物战马等只能由前八村人争夺。有一年,团城人抢了大彩上的戏剧人物,前八村和后三村吵的不可开交,为此,以后的庙会后三村也轮流每会做一架大彩,因此就有了三根挂彩杆。西紫沙三嵕庙会的这一习俗,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极盛,光绪以后,随着社会的动荡和外国列强的入侵,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赛事就慢慢绝迹了。西紫沙庙会唱戏属官戏,被邀请到的戏班剧社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准时开戏。据说,若因故不能按时开戏时,戏箱里就会有大蛇乱串,因此常有戏班打软包前来唱戏。

        西紫沙,官名永安山,俗称山嵕岭。永安山并不安宁也不平安,抗战时期团城突围战的主战场就在这里,八路军浴血奋战取得了以少胜多、以弱抗强而胜利突围的奇迹。1939年农历7月18日,一位抗日干部在开戏前的戏台上做抗日宣传,不料鬼子一个小队窜进庙会,抗日干部和群众立即疏散,有一个腿脚不好的人被鬼子抓住活活打死,还穷凶恶极地放火烧了整座庙院和戏台,只剩下残垣断壁仰天哭诉。1942年,前八后三村的群众户户集资、人人出力,在大戏台的旧址上重新把戏台盖了起来。然而当年的农历7月18日庙会三天戏没有唱完,日本鬼子又第二次放火把戏台烧了个精光。

本文出自 长子之家(www.vzhangzi.com),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上一篇:《月皎西池节孝坊》本文作者:梁之栋(长子县南大街)

下一篇:《我们那时的文物保护》作者:牛振洲(长子县一位普普通通的文物保护工作者)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