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南漳》本文作者/霍雪清
我的故乡——南漳村,坐落于长子县的最东面,距县城10公里,是上党盆地最有代表性的大村落。该村东依仙翁岭,西临漳河水,淘清河绕村而过,向北经南李末村东与漳河汇合。这里交通方便,土地肥沃,地平水浅,经济繁荣,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是长子县的一大重镇。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版的《中国各省地图》中查知,长子境内只有长子、鲍店、南漳三个地方出现在地图册中;从南漳村原存的“北阁楼”上的大青石匾上刻写的“南漳总镇”可了解该村的源远流长。解放前,这里是长子县二区政府所在地,解放后也一直是南漳乡(镇)政府、人民公社所在地。这里周边村落云集,相距很近,村落之间不到三里路,方圆五里之内就有20多个村庄。
南漳村有3400多口人,耕种着2800多亩土地,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大村。由于土地肥沃,这里盛产潞麻、粮食和蔬菜,加之交通方便,古时修有官道,解放前这里是长子通往长治的必经之路,解放后因漳河建起了高河大桥和后来新建的津良寺大桥才改经宋村而过。现在南漳的公路网络四通八达,有着优越的地里条件。也因此,使南漳村成为人口众多、商业繁荣、贸易兴旺的集结地。解放前全村开设盐店、麻行、当铺、斗铺、药铺、杂货铺、丝绸铺、肉铺、蒸食铺、木铺、染坊、磨面坊、烟店等几十家,做小生意买卖几乎一户一业。解放后,五十年代这里还延续着旧时每月逢双日就是集日,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集体化,村里组建起了供销社、信用社、医院。改革开放以来,村里开设了多个超市门店,小商铺、裁缝铺等应有尽有,每天街上人流涌动,贸易繁忙。
农业合作化以后,南漳村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成为全县的先进典型。粮食产量稳产高产,潞麻、玉米、小麦、油菜的产量在上党盆地均居榜首。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实现了“千把斤粮,万把斤菜,一亩地收入千把块”的好成绩。那时,市、县每年都在南漳村开现场会或观摩检查,群众收入逐年增加,每个劳动日分一、两块钱,于1960年率先实现了电气化、水利化。村党支部书记杜胖冬从1964年起,至1991年退休,连年被评为省、市、县的劳动模范。在农业的带动下,多项事业都有了快速发展。村里办起了纤维板厂、纸厂、木工厂、面粉厂、马场、农机修理厂、缝纫社等多个村办企业,加快了群众致富之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扩大了蔬菜种植面积,随着蔬菜产量的增加和外销的扩大,村里又建起了冷库。
南漳建村已有千年之久,其文化底蕴非常浓厚,千余年的文化积淀赋予南漳厚重的人文历史。其中以地上建筑为点,就我这个年龄的人就知道南漳村有“八庙一台二堂三阁”的古建筑。“八庙”分别为:①仙翁岭上的“双姑庙”、②佛爷庙、③关帝庙、④三嵕庙、⑤祖师庙、⑥河神庙、⑦土地庙、⑧奶奶庙;“一台”即南漳大戏台;“二堂”即“南漳学堂”(南漳学堂建于民国年间,位于村北头,乡政府原所在地。该学堂的第一任校长由国民党长子县党支部书记鹿恩荣兼任,我的父辈们曾在这里就学,日本侵华期间被日本飞机炸毁)和“观音堂”;“三阁”即是东阁楼、西阁楼和北阁楼。北阁楼上悬着一块大匾,上刻“南漳总镇”,意即南漳位居漳河之南的群村之首。
除了这些古建筑外,南漳村的民房也很有代表性。以村西南角的“霍家院”为例,距今400多年的历史。砖木结构,两层楼房,虽历经沧桑,仍保留完好,院内有堂屋五间,东西屋各六间,分上下两院,中间有二门相连,南屋的东一间开一大门,据传祖先们还计划再向南扩建,因此,暂没盖成规模的大门,门店错落别致,生意兴隆,人才辈出。解放后,村里外出工作任职的干部历任多出于西头。
南漳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又是一个拥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现代新村。我们相信,随着“中国梦”的奋力实践,南漳村的明天会更美、更好、更富。
本文出自 长子之家(www.vzhangzi.com),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