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境仙阙北高庙》作者/刘青云


北高庙横亘于雍河之边,耸于平壤之上。一层一层,一阶一阶,石阶凌空,塔可接云,拱天吻斗,环绕依转。任风云突来突去,它却四时分明,季候节令自始至终变差无几。檐角灯火,光照如铃,回环有声,触惊仙圣。仙风微微,团团白云如雪轻盈,轻轻擦檐而过。因地如台,形似熨斗,与北斗七星遥遥相望,故有“熨斗台”之名。此处风水绝妙,风光独特,确乃仙圣灵境。
北高庙西脚下,一潭清水轻轻漂流,水乳与天光共影。蒲草青青映塔绿,水净气新,钟音无尘轻轻拂过。人工巧凿的生态园区,与古风交融相汇,顿见风光明秀。
北高庙前,有座牡丹园,每年四五月间,牡丹花盛开,朵朵花儿鲜润透灵,香气馥郁。蜜蜂嘤嘤唱着采花酿蜜,蝴蝶飞来飞去如花开放,黄鹂自夜间飞出,声音婉转鸣叫着,使雅境活跃而有生气。赏花人赏过花后,自然而然要登北高庙,览形胜,兴有所乐,此行可谓一举两得。
北高庙并非无庙,当初还是有庙的,因有庙才冠以其名。北高庙遗存建筑都具古式古建,工艺细致,造型逼真。大凡建庙造塔者,也是那些在世间功勋卓著、恩德遍施予民者,世人赞其美德,故立庙以祭之。
北高庙,你从远古走来,尊踞要隘,俯瞰雍河,衔发鸠雄气,于肃穆、庄重中突现雄伟、险峻。你饱含内秀美,又有直观美。你的内涵,所藏之深蕴之典雅,谁能读懂其意呢?
一条湍湍不息的河流,依偎在你的身旁守护着它的城池。古老的城池水气清韵,地生灵气,养育着一方生灵。北高庙的北坡,松柏森森,碧树参天。各处冬气未去,春还未来,而北高庙却春意暖融,温风徐徐,冰雪消融,芳草碧绿,春花已开,春意盎然。吕洞宾一日驾云西游,凭空眺望,被这里的春光吸引,遂落下云头,在此驻扎,并以种植花草为名,开荒种田为生,修盖房舍,建筑塔庙,使一方土地留下传奇故事。一座城池,成就一代圣仙。一座城池,成就了一代帝君。尧帝在平阳巡察,因恋故乡山水,回望熨斗台,草色晴柔,长空雪日,地气里隐隐约约似有红红的火焰腾出地面,橙黄的亮光辉映天的一方,此番美景,尧帝眼中看得真切,心中甚喜,遂封“熨台春晓”为天下第一景。
尧帝之子丹朱,这个浓眉大眼、身高强壮的汉子,来到熨斗台,寝卧于熨斗台下,于城池为伴,巩固堤防,完璧共垒,逐日修筑,视察民情,共度苦患,确保尧帝西去之途,后方安宁康乐。一个以丹朱命名的地方——长子,似年月久长深藏着古香古色的面像,刻在丹朱人的记忆里。
北高庙在漫长的岁月里,几经战乱毁灭,几度恢复兴建古建。有诗赞曰:“紫台向晓郁笼葱,中有峨峨古帝宫。曙色遥分云掩映,韶光初看目曈昽。垂杨怯冷眉冷黛,艳杏匀脂脸粉红。台下有人携淑气,远从江浙播春风。”将“熨台春晓”写得神形骨立,颜红粉黛,散发着阵阵桃浓杏香,似一群玉面佳人迎面而来。
每当落日余晖,鸿雁翩飞,古老的城池上,猎猎旌旗招展,怎不叫人想起西燕古国?慕容永长子称帝,其堂堂皇都辉煌一时。哪知慕容永水居安忘危,贪迷酒色,耽误国事,断送十年江山。直落得“一朝帝都不见君,丘寺岭上尸骨寒。血溅故土水失声,孤台残阳冷清清”。
静静躺在北高庙下的雍河,才闻昨日战事消退、血腥刚去,不屑烽火今又重来。一九四五年秋,弹火压境,英雄花如青春碧血绽放,“上党战役”大捷,有多少流不尽的英雄血。
北高庙是胜境,这里有抗战的光荣历史,是仙境,历史传说丰富了这块古地。尧帝、丹朱等历史名人,提升了古城的魅力和文化品味。北高庙,似画挂于水天之上,似诗在岁月的节拍里铮铮发声。
本文出自 长子之家(www.vzhangzi.com),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