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境仙阙北高庙》作者/刘青云
长子北高庙,以庙取名,形却是塔。以庙称谓。因其境之幽。不以塔称,而塔依然置身其间。
北高庙横亘于雍河之边,耸于平壤之上。一层一层,一阶一阶,石阶凌空,塔可接云,拱天吻斗,环绕依转。任风云突来突去,它却四时分明,季候节令自始至终变差无几。檐角灯火,光照如铃,回环有声,触惊 [阅读全文]
《探秘白鹤观》作者/牛振洲
长期生活在长子的人对白鹤观碑应该是不陌生的,因为它至今仍屹立于长子县城北的同福村与河东村交界处的高台之上,与北高庙隔水相望。假如春暖待耕之际,站在北高庙向西南望去,一眼就能看到白鹤观碑。
我记得第一次走近白鹤观碑,约在20年前的一个春天,到河东村一位好友家作客时,听村中一老 [阅读全文]
《西紫沙古庙会》康修房口述、秦玉贵整理
南陈乡高家村北,慈林镇南张村北各有一座小山,山上都有一座古庙,两处庙的规模和格局基本相同,庙内同样供奉着射日有功的山嵕神爷,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和七月十八两次同时庙会。庙会期间的黑夜,站在一方的戏台地,能看到对方戏台前大石柱上挂着的灯的灯光。因高家村北的山上的砂石都是紫色的,故称西紫沙,南张村北的山就叫做东紫沙,两处古庙历经沧桑,各有千秋 [阅读全文]
《谈鲍店武术》——本文作者/马贵玉(长子县鲍店镇)
谈起鲍店武术,可以称得上源远流长,不仅起始悠久,而且传承至今。
鲍店武术,听老前辈访,最初教授的人都是外地客商,传续到现在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这就要追溯到唐太宗贞观年间。这个时期成为“贞观之治”,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百姓得以 [阅读全文]
《发鸠山上无酸枣与骡不生驹的传说》文/赵怀瑾
在上古时代,尧王离开尧都(长子)正在外地巡视,却在这时有人来报,丹地发生特大水灾。谁去丹地救灾?因尧王不能回去,就下旨由“管祭天打卦”的“阿衡”和“管祭祖宗神灵”的“太祝”两人定夺。阿衡和太祝在议事厅召见尧王的三个儿子共同商量后,决定由尧王的三个儿子前去救灾,并言明先至发鸠山者受封丹地君主,后至者为平民。去丹地有三条路,由三子抽签取道。同时,命长子丹朱带一头猪,次子仲烈带一头 [阅读全文]
《新生儿“移窝儿”插放桃木枝的传说》文/梁之栋
在长子城乡及周边县,千百年来有个习俗,就是在妇女生孩子四十天后,母亲要抱着新生的婴儿移窝(也叫移屋),到娘家去住一段时间。据老人讲,移窝是为了让女人和其丈夫暂时分局,一来避免女人马上再怀孕,不利于孩子吃奶;二来是让女人尽快恢复体质。在母亲移窝出门时,都要在婴儿的襁褓里插放一截桃木枝。为何要放桃木枝而不放其他树枝呢?这里有个传说 [阅读全文]